蓬壶镇位于永春县中部,距县城26公里,幅员81.3平方公里,人口7.2万多人。现设22个行政村。农林果产品资源丰富,拥有花卉、食用菌、“早钟六号”枇杷、琯溪蜜柚、荔枝等名优水果。旅游资源丰富,拥有2个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百丈岩和仙洞普济风景区、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“仙岭-观山-汤城”农业大观园、“十佳魅力乡村”观山村、“十佳古民居”沈家大院等旅游资源和白鹤拳、南音、海峡秧歌等历史文化资源。是永春中部交通商贸枢纽城镇、农业大镇、商贸旅游重镇和闽南历史名镇、著名商贸物流中心,是福建省百强乡镇、文明村镇,2010年被列入泉州市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。
近两年来,蓬壶镇积极贯彻落实县委、县政府《关于提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》,立足旅游大镇和花卉大镇的发展目标,科学分析本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,采取典型引路、以点带面,逐批推进的工作措施,强力推进南幢、观山2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,并重点培育军兜、汤城、西昌和仙岭等一批镇级美丽乡村示范村,掀起了全镇美丽乡村建设热潮。
一、抓规划引领,建设品位全面提升
按照“一村一策、一村一景、一村一韵”的要求,以整体规划设计为先行,聘请福建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、湖南省城市工程设计院等四家景观设计公司,对村庄的功能定位、发展方向、景观优化等进行规划设计,推进村庄差异化、错位式发展。其中,观山村以发展“绿色田园、古朴文化、魅力山庄”特色文化型美丽乡村为目标,极谋划生成年度计划投资2213万元,建设文化休闲广场、五老松公园观景栈道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、老人活动中心、民俗文化长廊、房屋立面改造、蓬马公路拓宽改造和景观提升、环境卫生整治、党建综合体、房屋立面改造等9个美丽乡村项目;至10月份,完成全部建设任务。南幢村以打造“产业特色明显、配套功能完善、文化科技繁荣、生态环境优美”的“小重庆村”为目标,谋划生成了总投资1061万元的迎宾门、寨格小区立面统一装修、文化休闲广场一期、景观大道绿化、电力电信线路整改、村庄整理、环境卫生整治等10个项目。西昌、军兜、汤城、仙岭等村也科学定位本村美丽乡村建设方向,重点实施“房屋美化、道路硬化、路灯亮化、村庄绿化、环境净化”等五大工程,着力改善村容村貌,为下一步争取列入县级示范村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二、抓目标责任,建设项目有序推进
一是采取督查考核“倒逼式”推进措施。明确美丽乡村建设各项目完成的时间节点,和各项目的镇村工作责任人,要求各项目必须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任务,特别是涉及土建工程的项目,要求在雨季到来前必须全部完工。二是实行“分管领导、工作队天天驻村,主要领导3天一检查”的制度,扎实有效地抓好项目的推进,保证工作中遇到的涉及民事、部门协调等问题能够及时解决。驻村干部自觉放弃休假日,和村两委成员一起,发扬“5+2”、“白+黑”、“晴+雨”的工作精神,紧盯目标任务,倒排工期,上足马力,全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度。观山村共完成投资2395万元,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,新增完成亮化工程、便民服务中心、竹海天籁景观等三个项目。南幢村今年新谋划的溪流整治二期、寨格小区二期等2个总投资90万元的建设项目已完成。镇级美丽乡村在抓好“五大工程”外,汤城村以食用菌观光园、温泉公园,仙岭村以桂花观光园、十里“早钟六号”枇杷长廊,军兜村以白水漈瀑布景观、花卉展示园,西昌村以花卉观光园等为核心,着力打造旅游精品项目和花卉苗木、食用菌等主打产业。
三、抓村容整治,人居环境极大改善
按照“村庄规划科学,房屋建设管理到位,布局合理,整洁有序,房屋外观协调美观”的总体要求,以“观心湖”改造项目为重点,组织拆除废弃房屋、旱厕、乱搭盖3650 平方米,规范农村养殖户家禽家畜圈养。引导群众在“四旁四地”种植富有本地特色的乡土树种,绿化彩化村庄,绿化率达85.2%,做好古树名木保护,使观山有着“村在林中,林在村中”的美景。采取“以奖代补”的形式,引导45户村民做好“裸房”外立面修葺。推进村庄亮化工程,实现全村各角落全部路灯亮化目标。采取“一事一议”、争取项目配套等措施推进乡村公路硬化,至今全村公路35公里全部实现硬化,主干道蓬马公路拓宽至8米。借鉴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,采取卫生保洁公开发包,落实农户门前“三包”,使农村环境整洁有序。
四、抓产业转型,合作经营加快推进
以推动产业转型为核心,以合作社建设和农村土地流转为载体,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品牌。观山村依托仙妈朝圣文化和白鹤拳文化,以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为核心,着力打造观山村“乡村游”旅游产业品牌,现已组建蜜柚合作社,“观心湖”旅游合作社和百丈岩“农家乐”合作社正在组建中。南幢村依托金线莲种植基地,致力打造卓越的金线莲经营品牌,提高农业增收效益。仙岭村依托桂花、“早钟六号”枇杷等农业资源,打响万亩枇杷观赏园、桂花园品牌,培育桂花、枇杷成为主导产业。军兜村是著名的花卉村,其杜鹃花品质优良,拥有量居全省第一位,该村依托花卉资源优势,将花卉苗木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和扶持,极力打造“村在林中、林在村中”的景观。汤城村是永春县食用菌生产基地村,其依托食用菌基地和丰富的温泉资源,着力培育和发展食用菌产业,打响温泉旅游品牌。西昌村依托当地的优势和优美环境,积极利用花文化来延长产业链,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。
五、抓要素支撑,建设活力明显增强
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资金的支撑,在工作中,我镇着力构建“政府主导、农民主体、社会参与”三位一体的共建模式,广泛发动党员、干部、群众、群团组织、社会组织和企业积极参与,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建设美丽乡村。在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,一是结合“一事一议”引导群众参与建设。如观山村,在建设民俗文化长廊中,结合“一事一议”,融合群众集资、社会捐资、财政补助,确保该项目的实施。二是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相关项目建设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,积极做好相关项目的包装推介,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群众需求、企业发展有机结合,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。如通过创新土地经营模式,引进企业投资发展乡村“农家乐”旅游品牌,加快农民公园等项目的建设步伐;通过发动农户对农舍进行改造,将改造好的农舍加盟旅游合作社,将“农舍”变为“旅舍”,使农户在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中受益。
六、抓文化建设,农民素质显著提高
在做好外在美的同时,还注重丰拓展美丽乡村的建设内涵。积极传承仙妈朝圣文化、白鹤拳武术、舞狮、竹等特色文化,将民俗文化充分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,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养:一是在规划设计上注重融入文化元素。如观山村建设的民俗文化长廊,将《二十四孝》、舞狮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美德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,充分展示民间民俗文化特色;同时,大力弘扬传承白鹤拳武术文化,重点建设的休闲广场、老人活动中心项目建成后,将成为集中展示白鹤拳武术、舞狮表演的平台。二是在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上注入文化元素。围绕观山村丰富的竹林资源,新谋划投入25万元建设竹林步道,同时融入竹简、书法、诗歌等文化元素,全力打造观山“竹海天籁”景观,使人们在亲近自然风光、倾听天籁之音之时,能够得到文化的熏陶。三是在创建过程中加入党建文化元素。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注重延伸提升“l68”党建机制,努力打造以“一网、一室、一社、一栏”(一个便民服务网、一个多功能活动室、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一个宣传栏)为载体的农村党建综合体,更好地服务群众。观山村投资30多万元打造农村党建综合体为核心的农村便民服务中心,在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中融入了治安监控、卫生管理、惠农补贴、小额信贷、群众议事、计生管理、宅基地审批、村务党务公开、劳动就业服务等,并按网格化管理划分5个党员服务点,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水平,方便群众办事议事。 (蓬壶镇 黄秋英)